浙江自然博物院—恐龙馆整馆设计施工一体化

参赛类别:  展馆空间设计创意大赛
申报公司:  南京百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中标公司:  南京百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作品编号:  086
投票



4275  27




李娜
总经理

设计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公共艺术品、博物馆空间设计。

201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举办新西兰归国写生联展;

自2006年以来先后设计承建过100余家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作品被陈列其中。



  • 张余房
    艺术总监








内容摘要: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城市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载体。是提高普及科学文化素质和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场所,是进行再教育的第二课堂。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社会提供的特殊精神产品,同时也是博物馆向社会展示藏品和研究水平的传播平台。如何建设好一座博物馆,它凝聚着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的艺术劳动心血。从陈列大纲成文,到落地的展陈设计方案依靠设计师进行一系列艺术创作才能见诸观众。一套设计方案的落地实施在保证自然类博物馆陈列展示中自然发展变化规律的同时,更科学的表现自然环境和生物种群的生活状态。并且能创造完美形式、满足实用功能、保障展示安全、力求科普直观的指导展陈。博物馆的建设任重而道远。愿通过我们不断更新的设计理念与施工工艺的创新探求。为博物馆的更新发展树立新的标杆。



关键词:恐龙;展示设计;场景设计;古生物复原;绘画。

作为亚洲单体建筑最大的自然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公司德国戴卫奇普菲尔德事务所主持设计,遵循“建筑长在山坡上”的整体设计,分散布局思路,基本保持了地块的真山真水原生态。安吉馆区占地300亩、馆舍6万平米、投资11亿。整个安吉馆的建筑分散布局,8座独立建筑群构成一组博物馆群,由地质馆、贝林馆、海洋馆、自然艺术馆、恐龙馆、生态馆、4D影院及临展馆组成。展览以“国际视野、中国特色、浙江元素”的策展理念,在青山绿水建设号召的主旨下与时俱进,汲取国内外博物馆先进展示技术,以达到创新自然类博物馆的表达形式。展览同时反映出自然的演变不依赖于人类,而人类的生存却一刻也离不开大自然”的事实。引导公众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浙江省是中国屈指可数的恐龙的故乡之一,浙江自然博物馆充分利用了这一环境优势,长年以来通过实地考察、挖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料以及骨骼标本。此次位于安吉的浙江自然博物园恐龙馆的展示主题为“重返恐龙时代”。在那遥远的年代,恐龙的身躯经过亿万年的石化洗礼,再经苍海桑田,被勇于探索发现的科学家最终发现。在恐龙馆内你将跨越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在鱼龙、幻龙、永川龙、霸王龙、大型蜥脚类恐龙、鹦鹉嘴龙、原角龙、迅猛龙、缙云甲龙、天台越龙等标本模型层层包围下穿越到恐龙时代。展厅以时间为轴线分地域展示世界各地的恐龙,在充分利用原建筑的基础上,设计师力图用简洁的几何形式表现建筑内在的丰富性,运用点线面的平面构成元素在三维空间下运用多元视点进行线面的叠加重组,对恐龙馆的内部空间进行优化处理、空间重组。并将原有墙面窗户在保留原造型结构的基础上装置改造。在场景复原的基础上通过影像并结合声、光、电模拟并塑造出远古时期恐龙的真实生活场境,使观众完全沉浸在逼真的情景中感受恐龙世界的震撼。由于恐龙形体过于巨大,为了保证能从各个角度充分观察恐龙的骨架,在有限的空间中进行了局部的抬升和悬挑,在复原壁画背景的氛围烘托下使得观众能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了解恐龙的世界。同时,设计师也运用几何型展托相应地产生了局部的空间。在复原壁画的背景烘托下运用场景还原的地形地貌辅以灯效用影像及多媒体交互的方式让青少年观众能在体验中重返恐龙时代,与恐龙面对面。由此我们从恐龙馆展示分区设计;场景设计;壁画设计;多媒体设计;标本展示设计,古生物复原;六个方面来探讨本次策展的设计理念及呈现手法。













 上一个 
 下一个